“小貝餓了”直播被打假 虛假宣傳“禍從口出”
2023-05-08 08:53:00 來源:食品伙伴網
  食品伙伴網訊 近日,網紅“小貝餓了”在網絡直播帶貨時將“頂諾靜腌牛排”的調理牛排宣傳為“原切牛排”,涉嫌虛假宣傳被罰46萬元。
 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美好追求日益增長,牛排作為一種高蛋白、低脂肪、營養(yǎng)豐富、口感油潤的佳品,逐漸成為餐桌的“常客”。但市面上牛排產品五花八門,“原切”“整切”“調理”“拼接”傻傻分不清楚,消費者不知不覺淪為一波波“韭菜”。到底怎么區(qū)分各式牛排呢,食品伙伴網帶您一探究竟。
  根據行業(yè)標準《牛排》(QB/T 5442-2020),牛排是“以鮮、凍分割牛肉(帶骨或不帶骨)為原料,經修整、腌制(或不腌制)、成型(或不成型)、速凍(或不速凍)、切片(或不切片)、搭配(或不搭配)方便調料、包裝等工藝制作的塊狀肉制品”。“原切牛排”是指未經腌制和成型工藝,僅經過修整、切割加工而來;若牛排使用了腌制和(或)成型工藝,就成為了“調理牛排”。“小貝餓了”直播帶貨的產品應為“調理牛排”,其宣傳的“原切”混淆了產品的真實屬性;此外,還侵犯了其他品牌的合法權益,構成了不正當競爭。
  近年來,“整切牛排”異軍突起。由于國家未對“整切牛排”制訂明確的定義,使其成為了“調理牛排”的“高奢華服”。市面上的“整切牛排”大多經過輕微調理,使其變得非常嫩,食用時無需精妙的烹飪手法,怎么煎都不會老。一定要注意“原肉整切”≠“原切”。
  當然,“調理牛排”也不能完全與所謂“拼接牛排”畫等號。“拼接牛排”大多以小塊牛肉為原料,添加多種食品添加劑,經腌制、滾揉、成型等工藝加工而成。從合規(guī)的角度而言,“調理牛排”囊括了“整切”與“拼接”。根據《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冷凍(速凍)肉制品有關問題的復函》,以畜禽為主料,以調味品為輔料,添加多種食品添加劑,并經滾揉、腌制等加工過程制成的產品,應屬于調理肉制品(生肉添加調理料)的范疇。在產品名稱命名時,應使用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名稱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腌制的過程中,細菌容易滲入肌理,所以建議要“十分熟”。
  小結
  原切牛排——直接從牛身上切下來的牛排,在牛身上什么樣,割下來就什么樣。根據分割部位不同,可分為西冷牛排、菲力牛排、肋眼牛排等。配料表中只有牛肉,價格也相對高昂。
  整切牛排——也是直接從牛身上切下來的,但經過了輕微調理。配料表中除牛肉外,可能有水、醬油、白砂糖、味精等。
  拼接牛排——將牛肉碎塊牛碎肉粘一起再調理,成本低廉。配料表中可能含有卡拉膠、黃原膠等食品添加劑。像那種一塊一塊、圓溜溜的薄片“牛排”,大概就是了。
  從品質的角度:原切>整切>拼接;從價格的角度:原切>整切>拼接。消費者一定要捂好錢包、擦亮雙眼、遠離智商稅。
  • 為你推薦
  • 公益播報
  • 公益匯
  • 進社區(qū)

熱點推薦

即時新聞

武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