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3月15日央視財經頻道CCTV2的“3·15”晚會中,談到了季節(jié)謠的問題。
網上很多傳言稱,存在聚氨酯包菜、塑料紫菜、塑料大米。但登上“3·15”晚會的一位專家表示,這些東西的制作成本比真的還高,造假動機并不存在。聚氨酯包菜實際上主要用于道具、櫥窗展示等,并不會被人們食用。
網上還經常流傳面條、粉絲、薯片等食品一點就著,認為是問題食品。但登上“3·15”晚會的這位專家解釋,食物的主要營養(yǎng)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,這三種物質都可以燃燒,“所以食物能燃燒,太正常了”。
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,央視財經頻道CCTV2今年例行播出了“3·15”晚會,今年重點關注農村消費和老年消費,曝光和打擊不法經營行為,也將針對大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種種謠言進行實驗破解,對消費風險預警提示。
本次晚會由陳偉鴻、龍洋、馬洪濤、和王端端主持,總導演是尹文。
在正式開播前的彩排現場,尹文透露了今年的兩大重點關注領域:采訪發(fā)現農村市場成了很多消“廢”品的傾銷點,這個“廢”是哪個“廢”,我們過去認為是消費的費,而現在是廢品的廢,大量不合格的產品進入到農村市場。第二我們關注的是公共安全,從我們身邊不起眼的地方,從隱蔽的工程發(fā)現很多安全的隱患,我們把它揭示出來,維護我們每個人的利益。
今年央視3·15晚會的主題是“共建秩序 共享品質”,除了大家都關注的曝光案例,本屆晚會還加大了消費預警力度,通過增強消費者的辨別能力,將假冒偽劣拒之門外。
尹文說,今年消費預警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針對很多市場上的謠言,聯(lián)合國家權威部門、聯(lián)合專業(yè)的實驗室,用試驗的手段、用最權威的方法,把這些謠言背后的數據解讀出來。
1991年,第一屆“3·15”晚會在央視與觀眾見面,到今年已是第28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