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消失的廚房:在線訂餐一年用戶近3億
2018-02-08 13:32:00 來源:重慶商報
  1月31日上午10點,渝中區(qū)石油路時代天街的一個露天廣場,停著很多摩托車,經(jīng)常路過的人都知道,這里是大坪區(qū)域外賣小哥們的聚集點,他們每天從這里出發(fā),以時代天街為原點,服務周圍三公里內(nèi)的外賣人群。
  美團點評研究院《2017外賣發(fā)展研究報告》顯示,中國在線外賣市場2017年市場規(guī)模約為2046億元,較上一年增長23%,在線訂餐用戶規(guī)模接近3億人。“外賣解決單身族、加班族用餐問題”、“外賣解決暑期托幼、居家養(yǎng)老難題”、“外賣改變居家理念”等衍生于外賣業(yè)務的社會現(xiàn)象,也由此折射出外賣對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。
  現(xiàn)在講餐飲,就是講堂食,再過十年,講餐飲就是講外賣。
  一個外賣小哥的日常
  上午10點過,高順用手機點開美團外賣系統(tǒng),開始一天的接單。很快,系統(tǒng)派送了當天的第一單業(yè)務——一盒周黑鴨鹵鴨舌,地址是袁家崗中新城上城。1994年出生的高順,半年前加入美團外賣隊伍,成為一名“自由騎手”。
  在去取鹵鴨舌的途中,高順的手機連著響了兩次,系統(tǒng)又派送了兩單——三杯奶茶和六杯咖啡飲料,地點都在重醫(yī)的醫(yī)生辦公室和護士站。“平均派送一單系統(tǒng)給我們的時間大概是35分鐘,三單都在一個區(qū)域,現(xiàn)在過去時間很充裕。”對于高順來說,這三單只是今天的“熱身活動”,上午茶和下午茶都是派送小吃、水果和飲料居多。可是到了中午或晚上吃飯高峰期,就可能出現(xiàn)“爆單”的情況,七八單外賣業(yè)務一起來是常有的事。
  取完這三單餐,高順的左右手都提著外賣袋。
  “這么多,一個人拿起費勁嗎?”
  “這些還好,我前幾天接了一個200元以上的大額訂單,一家人點的餐,外賣的粥,盒子特別多?,F(xiàn)在一家人點餐的也慢慢多起來了。”
  “你每天要送多少單外賣?”
  “至少40單吧。”
  高順說,他入行不算久,“跑單”不是最優(yōu)秀的,目前為止最多的一個月拿了6500元。他一邊說,一邊把準備外送的餐整理后放進摩托車后的餐箱里。餐箱里有很多他自己準備的小玩意——空瓶子、小氣墊,“這些隨時能用得著,可以讓餐箱保持平衡,不會晃來晃去。”
  因為雙手提的外賣太多,他把部分東西放在了旁邊大哥的摩托車后排上,“絕對不能放在地上,就算沒人看見,我也過不了自己這關(guān)。”從事這行之前,大專畢業(yè)的高順在上海一家食品廠當工人,他對自己,對食品有著“天然”的嚴格。
  最初,高順只是單純認為送外賣這個職業(yè)相對自由,不過現(xiàn)在他真正有些感到,人們的吃飯和消費方式確實在改變,外賣似乎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。
  有一天,高順接了一單外賣送到黨校家屬院,“開門后竟然是一位頭發(fā)有些花白的老年人,我后來確認就是這位老人用手機下單點的外賣,我當時太吃驚了!”
  還有一個雨夜的凌晨兩點,他接到派單,一位男顧客在一家便利店點了外賣——面包、果粒橙和巧克力,冒雨送去之后,顧客在美團上打賞了他2.2元。
  高順不知道,明天還有什么小驚喜在等著他。
  2017年在線訂餐用戶近3億
  “微信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,滴滴改變了人們的乘車方式,美團改變了我們的吃飯方式。”人們吃飯方式的改變,已經(jīng)不分年齡和地域。
  美團點評研究院《2017外賣發(fā)展研究報告》顯示,2017年,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(guī)模預計可達2046億元,增長率為23%,在線訂餐用戶規(guī)模接近3億人。商家都嗅到了這塊巨大的蛋糕。
  陶蘇先鋒川菜融合餐廳(以下簡稱陶蘇)主管李軍,前幾天剛跟隨公司從深圳學習回來,這次他們學習的主題只有一個——外賣。事實上,早在2016年,陶蘇就已經(jīng)開始推出外賣,這次去學習是為了補齊短板,不斷優(yōu)化外賣品質(zhì),他們對外賣市場的重視在很多細節(jié)上也可見一斑。九街陶蘇店的門口,有一個愛心臺,飯點備有面包、炒飯、熱飲等,這是特地為外賣騎手準備的;只要在他們店下單的外賣客戶,每一單都會進行回訪,充分了解外賣用戶需求。
  李軍說,以九街店為例,堂食和外賣的比例為7:3,這個差距還在不斷縮短,“外賣市場的消費能力超出想象。”他稱,外賣已經(jīng)不是單純的快餐消費,品質(zhì)化越來越受到重視,“在深圳考察時我們獲悉,曾經(jīng)有店一單外賣就達到5000元。”
  美團點評研究院發(fā)現(xiàn),外賣品類已由單一餐飲美食品類擴展到全品類,目前品質(zhì)外賣成為行業(yè)主流。
  公司不用食堂 家里不要廚房
  “我們公司沒有伙食團,外賣就是我們的后食堂。”30歲的廖鴻在解放碑一家寫字樓上班,公司小而美,總共不到10人。每天中午,大家都圍聚一堂吃飯,由公司統(tǒng)一外賣點餐,這也是公司福利之一。“我們想吃什么菜都可以提議,有時候外賣還從江北或者萬象城送過來。”廖鴻說,每天中午只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,這樣的模式已經(jīng)持續(xù)三年,不僅解決了員工吃飯問題,還凝聚了大家感情。
  事實上,吃飯時間短、不會做飯、不想做飯、單獨用餐、極端天氣都成為大家選擇外賣的原因。報告指出,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,外賣解決了約1600萬老人用餐問題,也在暑假期間幫助約500萬的孩子,在家長忙于工作時通過外賣解決吃飯問題。而在醫(yī)院場景下,全國有近715萬醫(yī)護人員訂外賣到醫(yī)院。
  外賣對大家的影響有多深,或許下面這組數(shù)據(jù)也能從側(cè)面反映問題:
  外賣成為2322萬加班族的“深夜食堂”,晚7點后訂外賣到工作地點的依舊大有人在;在我國2億單身人士當中,1.3億曾在美團外賣訂餐。
  外賣對單身族的影響還滲透到了家居理念當中,7%的網(wǎng)民表示會考慮不帶廚房的房型,更有35%的租房族可以接受沒有廚房……
  商超宅配:APP買菜送上門
  “生菜做成熟菜,5毛賣到1塊”不再是客戶的唯一選擇。
  如果將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分為到店和到家兩部分,到家部分主要就包括外賣、社區(qū)服務、商超到家、洗衣、美業(yè)、家政、維修及鮮花、送藥等。據(jù)Analysys易觀千帆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07年上半年,在到家O2O所有場景下,餐飲外賣、商超宅配這類實物到家的APP的活躍人數(shù)要高得多。
  家住石油路的曾敏已經(jīng)61歲,有一次在等電梯的時候,她看到一個小伙子穿著永輝超市的馬甲,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也在旁邊等電梯,和小伙子攀談后,她立馬在手機上下了一個“永輝生活”APP。如今,只要帶孫子偶爾抽不開身,曾敏都會在APP上買菜,等待送菜上門。
  永輝超市給本報記者提供的一份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永輝生活APP2015年11月28日上線后,目前的注冊人數(shù)上百萬。重慶人使用永輝生活APP配送最多的就是生鮮蔬果、糧油飲料、家居日用等,而使用人群30歲~50歲都有。
  永輝超市相關(guān)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,以永輝生活APP為例,目前可以提供全國永輝三大渠道品牌線上購物服務:Bravo永輝超市、永輝生活門店、超級物種。同時配套門店3公里范圍內(nèi)最快30分鐘送達的服務,實現(xiàn)店倉一體的服務整合場景。在永輝的新物種智慧零售場景中,已然融合了純線上或線下打造了一體化的概念。
  該負責人表示,目前就數(shù)據(jù)觀察消費現(xiàn)象來看,線上線下訂單占比已經(jīng)到了各占大約50%的平衡態(tài)勢。80、90后的用戶習慣用手機操作日常一切所需,然而隨著微信小程序與微信支付的便利性加速提升,對70前的用戶坐在家里用手機買菜也不是難事,節(jié)省下來大量的時間可以更好的陪伴家人、享受更好的生活安排。
  他認為,門店的場景、服務、體驗、店倉合一的站點布局在近年大舉優(yōu)化提升,所以無論是一站式購物、餐飲與零售的融合場景、生活便利型的門店等,只要配套以完善的智能化科技購物應用,都會是成熟城市持續(xù)發(fā)展中不可或缺的市場供給者。

  • 為你推薦
  • 公益播報
  • 公益匯
  • 進社區(qū)

熱點推薦

即時新聞

武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