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5年12月17日,被媒體稱為“打假英雄”的王海首獲“消費者打假獎”5000元,成為獲得該獎的第一人。
22年后的今天,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記者對王海進行了專訪。戴著深色帽子和一副墨鏡的他坦言對臥底傳銷組織感到很震撼,在提到近期的莎普愛思事件,他說企業(yè)敢說假話,是因為虛假宣傳比較劃算。
圖說:在接受采訪時王海不自覺地拿起旁邊的酒瓶進行“鑒定” 攝/記者 林暉
現狀
每年開支400萬左右 今年應該是虧損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“雙十一雙十二”您在打假上有什么策劃么?
王海:之前都會買一些有欺詐行為的商品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那您怎么知道這些商品存在欺詐行為呢?是消費者反饋嗎?
王海:我們只是懷疑這類商品,也會有消費者跟我們反饋,也會有知情人爆料,但還是我們自己研究為主。比如說我們會到超市、農貿市場上提前采樣檢測,檢測完之后我們再去購買。因為每批不同,就不存在知假買假。真和假是由執(zhí)法部門判定,但消費者可以合理懷疑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那您在打假前應該都會準備不少的打假資金吧?那您花費了打假資金能得到多少獲賠金額呢?
王海:對,我們現在每年的行政開支大概400萬,獲賠的金額可能會比花費資金多一些,但是今年應該是虧損的。
熱點
“莎普愛思就是虛假宣傳”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您現在還會臥底么?最近一次是什么時候?
王海:會啊,最近一次我們去一個傳銷組織臥底了,參加了一個品牌的傳銷。這是這家公司子公司搞的一個活動,我們認為它是打著直銷的幌子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您臥底有什么難忘或者危險的經歷嗎?
王海:不是很危險,只能說是很震撼。我們去臥底某公司一個非法傳銷,后來我又去了河南的一個傳銷據點,發(fā)現他們是自己花錢買了一個工廠,然后把工廠改造成傳銷據點。一進去發(fā)現那個院子里停了30來輛奔馳越野,都是這些所謂領導的座駕。
每個人要交200多塊去聽課。這么多人被騙,我覺得挺震撼的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對于莎普愛思這個事您怎么看?
王海:很正常嘛,我認為這個就是虛假宣傳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之前某飲料品牌的董事長對外宣稱喝該品牌飲料能延長10%壽命,您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?
王海:我們之前就打過同類產品,用山銀花冒充金銀花,就是虛假宣傳。為什么這么多企業(yè)敢說假話,是因為虛假宣傳比較劃算。所以我們要讓作惡被懲罰不可避免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現在的網絡打假,打假完再次進行出售這種情況,您怎么看?
王海:打假完再出售那是違法犯罪的事兒,跟打假無關了。
意義
從退一賠一推動到退一賠三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現在打假和22年前有什么區(qū)別么?
王海:最大的區(qū)別就是打假的人多了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有些人認為職業(yè)打假人的存在對提升消費者整體維權意識沒有推動作用,這只是個體行為,您怎么看待呢?
王海:這還是一個認知的問題。原來我們打假退一賠一,后來推動到退一賠三;原來消費者缺少維權意識,現在消費者有維權意識了。這都是現成的例子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您還記得您獲得的第一個獎么?是怎么獲得的?
王海:我都忘了,其實我對這個不太在乎。就像網上新聞說的,其實我一開始也比較堅定干這個事,第一次是好玩興趣驅使的。
法制晚報·看法新聞:您這么多年堅持打假是為了什么?
王海:理想主義吧。就是認識到這世界并不完美、不可能滿足你的所有愿望,人性只能在約束條件下散發(fā)光芒……而你仍然積極追求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