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糟糕怎么調整?6招幫你有效應對
2022-07-11 14:00:00 來源:科普中國

  失眠就像“發(fā)熱”“咳嗽”一樣,其實只是一個癥狀,可以見于很多種軀體疾病、藥物因素和精神心理障礙等。目前學術界比較有影響力的解釋失眠原因的模型是Spielman于1987年提出的“3P模型”:素質因素、誘發(fā)因素和維持因素。

  1、素質因素

  是指失眠的發(fā)病基礎,包括失眠的家族史、身體高覺醒狀態(tài)、焦慮性格等。

  2、誘發(fā)因素

  是指觸發(fā)失眠的生活事件,最常見的誘發(fā)因素有人際關系緊張,工作、學習、生活壓力過大,外傷、軀體疾病、倒時差等。

  3、維持因素

  是指失眠以后所采用的不良應對方法,比如晚上提前上床睡覺,早晨懶床推遲起床,白天過多補覺,飲酒助眠等。

  按常理來說,誘發(fā)失眠的“生活事件”消失以后,失眠應該自然痊愈。然而有研究顯示,失眠發(fā)生1年后仍然有70%的人在失眠;失眠發(fā)生3年后仍然有50%的人在失眠。

  失眠難愈,該如何調整呢?

  1、正確面對疫情以及由此引發(fā)的變化,調整心態(tài);

  2、依舊按照既往上班時間作息,保持規(guī)律;

  3、調整燈光、改善臥室睡眠氛圍,改善環(huán)境;

  4、午后盡量不喝咖啡、茶等刺激性的飲料;

  5、在睡覺之前做好入睡準備,不做與睡覺無關的事情,比如看電視、玩手機等;

  6、白天加強運動,辦公一段時間適當在房間內活動。

  一天到底睡多久合適?有沒有統(tǒng)一的標準?

  美國“全國睡眠基金會”(簡稱NSF)的專家在最新的研究中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所需睡眠時間給出建議,新生兒每天應睡時間14至17小時不等,成年人每天保持7至9小時,而65歲以上老年人能達到7至8小時就可以了。

  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用在睡覺,雖然睡眠和食物、水、空氣一樣,是我們生存的關鍵,但睡眠時長因人而異,不必過度關注,反而引起失眠。

  本文由上海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副主任醫(yī)師施揚進行科學性把關。

  “達醫(yī)曉護”供稿

  • 為你推薦
  • 公益播報
  • 公益匯
  • 進社區(qū)

熱點推薦

即時新聞

武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