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汽、東風、長安再現(xiàn)高層互調,國家隊“大合并”預期又起
2018-05-12 08:27:00 來源:荊楚網

繼2015年竺延風與徐平換位,2017年3月安鐵成、邱現(xiàn)東互換,2017年8月徐留平、徐平對調之后,一汽、東風、長安再一次出現(xiàn)高管互調的情況。

5月11日,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(擴大)會,宣布干部任職調整決定:尤崢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;劉衛(wèi)東不再擔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職務,調離東風公司,另有任用;雷平調離東風公司,另有任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加入東風之前,尤崢此前的職位為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兼產品規(guī)劃及項目部部長;至于兩位東風“老將”——劉衛(wèi)東和雷平,雖然東風集團并未公布具體調任職位,但據(jù)有關消息稱,劉衛(wèi)東將調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(長安汽車屬于該公司)任副總經理職位,而雷平將赴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。

2017年12月1日,中國一汽、東風汽車、長安汽車在湖北武漢舉行戰(zhàn)略合作框架協(xié)議簽約儀式

事實上,早在2015年,東風與一汽就曾率先迎來一次高層互換:曾擔任原一汽集團董事長的竺延風出任東風汽車董事長,原東風汽車董事長徐平調任一汽集團擔任董事長。當時,這一高管變動就引發(fā)了外界關于一汽和東風可能合并的猜想。

而到了2017年,東風與一汽的“抱團”緋聞中又加入了長安汽車。2017年3月,先是原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安鐵成,調任東風汽車公司,出任副總經理、黨委常委;原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邱現(xiàn)東,調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,出任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。5個月后,一汽和東風再次“換帥”:“掌舵”一汽集團僅兩年的徐平正式出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長、黨組書記;而時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、總經理和黨組副書記徐留平則出任一汽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。

對于如此高密度的高層互調,市場普遍的理解是,三大中國汽車集團正處于兼并重組的“前夕”。

尤其是在去年12月1日,中國一汽、東風汽車、長安汽車在湖北武漢舉行戰(zhàn)略合作框架協(xié)議簽約儀式。根據(jù)協(xié)議,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(chuàng)新、汽車全價值鏈運營、聯(lián)合出?!白叱鋈ァ薄⑿律虡I(yè)模式等四大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,這標志著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三支“國家隊”開始全面合作。

而近年來,央企兼并重組的趨勢明顯加速:2014年,中國南車以吸收合并中國北車方式合并成為“中國中車”;2017年, 寶鋼吸收合并武鋼成為“寶武鋼鐵”,這些都是國企在不斷深化改革后,為化解產能過剩,并提高整體競爭力的案例。

根據(jù)2017年全年銷量數(shù)據(jù),東風集團累計出售新車達412萬輛,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為287萬輛,而一汽集團銷售整車335萬輛,三家車企的總和達到1034萬輛,這意味著,如果一汽、東風、長安成立“大聯(lián)盟”。將有希望在體量上“抗衡”全球千萬量級的銷量霸主日本豐田以及德國大眾。

當然,體量龐大并不簡單等同于競爭力的提高,如何在合并后產生1+1+1>3的“化學效應”才是重組后的關鍵議題。外界分析認為,就目前來看,三家自主車企的“主戰(zhàn)場”均在國內,且各自擁有一系列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,這其中不乏定位重疊的品牌,如何在合并后統(tǒng)一協(xié)調各方利益,追求優(yōu)勢最大化恐怕仍需從長計議。

  • 為你推薦
  • 公益播報
  • 公益匯
  • 進社區(qū)

熱點推薦

即時新聞

武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