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(wǎng)上很多言論稱“國外奶粉不適合中國寶寶吃,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。”理由是中國寶寶和國外寶寶體質不同,因此生產奶粉標準也不同,國外奶粉的標準不能滿足中國寶寶的生長需求。甚至很多國產奶粉品牌都打出了“專為中國寶寶體質研發(fā)”的廣告,夸大國內外奶粉差異。
那么國外奶粉真的不適合中國寶寶喝,只有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嗎?
作為一位在母嬰領域從業(yè)多年的二寶媽,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國外奶粉是否適合中國寶寶吃的問題。首先嬰兒奶粉領域門檻極高,這個領域研發(fā)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模仿母乳,無論是配方、還是溫度、口感等都在最大程度的和母乳接近。為了滿足嬰兒的營養(yǎng)需求,在普通奶粉的基礎上加以研發(fā)調配,使得配方中的營養(yǎng)物質和母乳成分更為相似,并沒有專為人種研發(fā)一說。
其次,中國地大物博,南方北方、沿海內陸,本身在飲食和氣候上就存在較大差別,一罐國產奶粉就全部能覆蓋中國寶寶的體質?
最后說到奶粉標準,其實很多國外奶粉生產標準都能滿足國產奶粉標準,比如歐盟國家奶粉生產標準,歐盟奶粉標準共有36項,其中中國覆蓋了32項,這32項雖然沒有完全相似,但基本都在標準。
比如蛋白質,中國奶粉標準限量是100千卡1.88-2.93g,而歐盟標準是100千卡1.8-3.0g,再比如維生素A,中國奶粉標準限量每100千卡59-189微克,歐盟是100千卡60-180微克。比如奶粉生產標準中的菌落含量要求,國產奶粉限定的是每100毫克奶粉含菌落標準200萬,歐美國家奶粉每100毫克含菌落不可超過10萬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國外很多發(fā)達國家的奶粉完全符合中國奶粉的標準,只是沒有100%一致而已。如果拿著國產奶粉標準100%去丈量國外奶粉,沒有任何意義。
我當時給大寶吃的國產奶粉品牌,大多購自于天貓超市,因為吃著不合適前后換過幾個牌子。到了二寶這,感謝跨境電商帶來了這么多質美價優(yōu)的奶粉品牌,一下子打開了新世界,就給二寶吃了國外奶粉,在國際媽咪APP上直郵的荷蘭版牛欄奶粉,大名鼎鼎的荷蘭牛欄奶粉大家應該不陌生吧。國內嬰兒奶粉質量事件、劣質疫苗、食品安全問題頻發(fā),使得不少媽媽選擇給孩子吃國外嬰兒奶粉,以國際媽咪APP為代表的專業(yè)母嬰電商平臺,因專注國外嬰兒奶粉、母嬰用品直郵備受用戶青睞。
給孩子吃國外奶粉的消費者都知道國際媽咪APP吧,國際媽咪成立于2009年,為國內外自營實體母嬰電商企業(yè),專注國外嬰兒奶粉、母嬰用品直郵,上面的嬰兒奶粉均為國外本土版,備受高品質用戶青睞,在國外母嬰用品領域專業(yè)性還算不錯,應該是目前國內用戶選購國外嬰兒奶粉、母嬰用品首選平臺之一,如果媽媽對國外嬰兒奶粉、母嬰用品感興趣可以下載國際媽咪APP做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