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火車站電視墻-晨曦公益文學獎文宣
籌辦人臺青陳旻道
「第六屆兩岸晨曦公益文學獎」開始征件,凡兩岸初中至高中學生,字數低于5000字,內容符合「愛與希望」均可投稿,主辦方將特別看中書寫兩岸互助愛心題材。而在征文對象上,文學獎秉持往年慣例,特別保障弱孩童勢獲獎名額,因此,目前文學獎共對貧困、偏遠特偏、離島、殘疾、少數民族等孩童適當放寬評審條件。本屆獲獎者還有機會免費登上臺北大型電視墻,歡迎兩岸有志者踴躍投稿。
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、文學獎評審顧問陳國平﹙詩人西渡﹚認為:今年晨曦公益文學獎已進入第6屆,幫助了許多弱勢底層,對于本屆他認為總體從籌辦到評審都非常出色。北京市寫作學會秘書長、中央財經大學新聞系主任譚云明教授認為:兩岸青少年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,「兩岸晨曦公益文學獎」是海峽兩岸青少年開展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。
河南省政協(xié)委員、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(xié)會主席張曉亮則表示:兩岸小作家齊聚晨曦公益文學獎大旗下,共同書寫中華文化不朽,他認為晨曦公益文學獎絕對會為兩岸社會帶來正面影響,并且祝賀大賽圓滿成功。河南省少林寺官網主編鄒相認為:經由小朋友純真的文字,兩岸小孩子將以晨曦公益文學獎搭起的平臺,真實地了解彼此,這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創(chuàng)舉。
國家一級作家、福建省閱讀學會副會長施曉宇教授表示:兩岸各項大小文學賽事上百種,而如此貼近公益本質的文學獎不多,「晨曦公益文學獎」是兩岸文學里一道美麗的風景。臺灣“中國文藝協(xié)會”理事長王吉隆認為:晨曦公益文學獎接下了消除貧困的時代重任,在兩岸的弱勢孩子間呼喊出深遠的清音。
臺灣“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觀光產業(yè)發(fā)展協(xié)會”理事長宋智忱表示:兩岸的交流不該只在工商交流來回,更該重視到精神層面,公益不分政治,「兩岸晨曦公益文學獎」替兩岸公益文學開創(chuàng)了一個全新的思考。
最后,兩岸晨曦公益文學獎籌辦人、臺青陳旻道強調:從陸續(xù)收到的稿件,兩岸孩子的文藝水平實際上都非常優(yōu)秀,他自己籌辦文學獎的意義在于,希望透過文藝,共同解決兩岸貧困問題。他自己并不是很富有,六年來文學獎的獎金他沒收過兩岸任何人和單位一毛錢,而從明確寫出保障弱勢名額、獲獎者免費登上臺北大型電視墻這二點來說,晨曦公益文學獎絕對是兩岸第一先鋒。此外,他也特別感謝文學獎支持協(xié)辦的單位和兩岸暖心人。